一、项目概况
该小区共 22 幢住宅楼,总用地面积 69869.0 ㎡,该工程地上11层住宅楼位于小区的南侧,剪力墙结构,筏板基础,基础埋深-4.70m,建筑长 64.85m,宽 11.95m,建筑高 32.45m,截止 2025 年 3 月 11 日累计最大沉降量约 315.79mm,最大倾斜率为 5.17‰(南偏东倾斜),已超过国家楼房倾斜标准,急需纠偏处理。
二、沉降原因
建筑地基土主要为湿陷性黄土,该场地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具Ⅲ级(严重)自重湿陷性,湿陷土层下限深度在现自然地坪下 13.0m左右,因为暴雨导致雨水浸透地基,造成湿陷,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。
因此,需对该建筑进行地基进行加固抬升处理,以进一步控制区域内不均匀沉降建筑倾斜对建筑造成的影响。
三、传统加固方案
1. 换土垫层法
①技术原理: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深度的软弱土层挖除,换填强度较高的砂、碎石、素土等材料,分层夯实形成垫层,提高地基承载力并扩散上部荷载。
②局限性:
· 需大量开挖和换填材料,工程量大,工期较长
· 仅适用于浅层软弱土层(处理深度通常≤3 米)
· 对深厚软基或地下水位高的场地适用性差
2. 挤密桩法
①技术原理:通过沉管、冲击或振动方式将桩管打入土中,同步将砂石、灰土等桩体材料打入或压入土层。在此过程中,桩管周围土体受到水平挤压,孔隙率降低,密实度提高,从而消除湿陷性并提升地基承载力。
②局限性:
· 适用土质受限:主要适用于处理松散砂土、粉土、粉质黏土等可挤密性土,对于饱和软黏土,挤密效果不佳,甚至可能因土体扰动产生过大的附加沉降。
· 环境影响较大:成桩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声,对周边建筑物、地下管线及居民生活造成影响。
· 加固深度有限:受施工设备和工艺限制,一般挤密桩的加固深度在数米到十几米,对于深厚软弱地基,难以满足地基处理要求。
· 处理效果不稳定:若桩间距、桩长、填料量等参数控制不当,会导致地基处理效果不均匀,影响整体加固效果。
四、新型无干扰技术解决方案
传统加固纠偏常伴随搬迁安置、施工扰民等高成本痛点,而如今,以恒祥宏业无损可控土体固化技术为首要的“无干扰纠偏”方案,正重新定义建筑地基沉降安全治理标准。
恒祥宏业无损可控土体固化技术采用新型特种复合材料,通过微孔工艺注入地基。复合材料能渗透、填充土体中的空隙,并与土体快速固结,增强土体的密实度和刚度,形成强度高的复合地基。随着土层压力的提升和密实度的增加,形成向上的顶升力,使住宅楼抬升,从而纠正倾斜。
五、创新利他经济理念
恒祥宏业勇担社会责任,恪守商业诚信,践行共享利他理念,推动科技进步,引领全球地基修复技术革新,确保新建高层楼房地基稳固和延长使用寿命,为开发商及业主节省大量资金并提供有力保障。
核心利他·效益保障:
· 节省时间:采用创新微创工艺,不开挖,不搬迁,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,比传统加固方式节省50%的时间。
· 节省成本:使用自研新型特种材料,减少土方开挖、运输及回填费用,降低人工和机械投入。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,可节省 30-70% 的成本,减少开发商或业主巨额损失,固化后地基稳定性高,后续维护需求少,综合性价比优于传统方法。
· 降低碳排放量:新型技术,无需土方开挖、拆除或重建,节约大量水泥与钢筋消耗,减少碳排放,助力碳中和。
· 材料环保:采用新型特种复合材料,环保安全,无毒无污染。
· 稳定性久:采用智能监测抬升系统,毫米级抬升精度,有效抬升建筑地基,延长地基使用寿命,稳定性高,防止二次沉降,且质保20年。
六、竣工效果
该楼抬升完成后倾斜率恢复至0.3‰,且达到沉降稳定,基本消除地基土湿陷性,地基平均承载力特征值达到300kPa。
客户对恒祥宏业新型地基加固纠偏技术赞誉有加:“恒祥宏业的技术革新彻底颠覆传统施工模式!与传统纠偏相比,工期缩减50%,成本直降60%,高效与经济性兼得。施工全程零开挖、零噪音,居民无需搬动家具,日常生活零干扰。这种安全环保、真正惠民的技术,应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纠偏领域。”